CPS广告联盟高佣金陷阱:这3类产品千万别碰!
发布时间:2025-11-18 19:54:33

在CPS广告联盟中,为规避高佣金陷阱,需警惕以下三类产品,它们或因法律风险、或因平台规则、或因用户信任问题,可能导致推广者收益受损甚至承担法律责任:

一、高风险金融产品:法律红线不可触碰

典型产品:非法P2P、虚拟货币、无资质外汇平台等。

风险点:

  1. 法律合规性:中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及无资质P2P平台,推广此类产品可能触犯《刑法》第225条非法经营罪。
  2. 用户投诉率高:金融类产品纠纷频发(如资金无法提现),联盟平台会直接封禁账号并扣罚收益。
  3. 结算风险:部分金融offer采用“后付模式”(用户投资后返佣),但平台可能以“欺诈交易”为由拒付佣金。
  4. 案例:某推广者因推广无资质外汇平台,被警方以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”立案,账户冻结资金超20万元。
  5. 避坑建议:
  • 推广前通过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核查公司是否持有金融牌照(如小贷牌照、基金销售牌照)。
  • 广告素材中避免出现“高收益”“保本”“稳赚”等违规词汇,抖音已禁止金融类广告使用“日赚500”等话术。

二、虚假宣传的保健品/药品:用户退货与法律追责双重风险

典型产品:宣称“治愈癌症”“7天瘦20斤”的保健品、无资质药品等。

风险点:

  1. 广告法违规:违反《广告法》第16条(医疗/药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的断言),平台严打此类广告,素材需提交“广告审查表”+“产品检测报告”。
  2. 用户退货率高:虚假宣传导致用户收货后立即退货,佣金被联盟平台追回(如淘宝联盟的“15天退货期”)。
  3. 法律追责:销售假冒保健品可能面临高额罚款,某健康类公众号因推广“降压神茶”被罚30万元,账号永久封禁。
  4. 避坑建议:
  • 通过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”核查保健品“蓝帽子”标识。
  • 广告中仅可描述“辅助改善”“缓解疲劳”等中性词汇,避免使用“治疗”“根治”等绝对化用语。

三、假冒品牌商品:法律与平台双重封禁

典型产品:假冒LV、耐克等品牌商品,或“原单”“尾货”等模糊话术产品。

风险点:

  1. 法律追责: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可能触犯《刑法》第214条(起罚点5万元)。
  2. 平台封禁:亚马逊联盟、京东联盟等明确禁止推广盗版资源,发现即封号且追缴历史收益。
  3. 支付风险:用户通过盗版软件付费后可能发起“欺诈交易”投诉,导致推广者资金被冻结。
  4. 案例:某淘宝客推广盗版PS软件,被Adobe公司起诉索赔50万元,账户余额被法院划扣。
  5. 避坑建议:
  • 要求商家提供品牌授权书(需盖公章),避免推广“高仿”“1:1复刻”等词汇,可用“同款设计”“平价替代”替代。
  • 广告标题中避免出现“高仿”“A货”等敏感词。


CPS广告联盟高佣金陷阱:这3类产品千万别碰!
发布时间:2025-11-18 19:54:33

在CPS广告联盟中,为规避高佣金陷阱,需警惕以下三类产品,它们或因法律风险、或因平台规则、或因用户信任问题,可能导致推广者收益受损甚至承担法律责任:

一、高风险金融产品:法律红线不可触碰

典型产品:非法P2P、虚拟货币、无资质外汇平台等。

风险点:

  1. 法律合规性:中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及无资质P2P平台,推广此类产品可能触犯《刑法》第225条非法经营罪。
  2. 用户投诉率高:金融类产品纠纷频发(如资金无法提现),联盟平台会直接封禁账号并扣罚收益。
  3. 结算风险:部分金融offer采用“后付模式”(用户投资后返佣),但平台可能以“欺诈交易”为由拒付佣金。
  4. 案例:某推广者因推广无资质外汇平台,被警方以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”立案,账户冻结资金超20万元。
  5. 避坑建议:
  • 推广前通过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核查公司是否持有金融牌照(如小贷牌照、基金销售牌照)。
  • 广告素材中避免出现“高收益”“保本”“稳赚”等违规词汇,抖音已禁止金融类广告使用“日赚500”等话术。

二、虚假宣传的保健品/药品:用户退货与法律追责双重风险

典型产品:宣称“治愈癌症”“7天瘦20斤”的保健品、无资质药品等。

风险点:

  1. 广告法违规:违反《广告法》第16条(医疗/药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的断言),平台严打此类广告,素材需提交“广告审查表”+“产品检测报告”。
  2. 用户退货率高:虚假宣传导致用户收货后立即退货,佣金被联盟平台追回(如淘宝联盟的“15天退货期”)。
  3. 法律追责:销售假冒保健品可能面临高额罚款,某健康类公众号因推广“降压神茶”被罚30万元,账号永久封禁。
  4. 避坑建议:
  • 通过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”核查保健品“蓝帽子”标识。
  • 广告中仅可描述“辅助改善”“缓解疲劳”等中性词汇,避免使用“治疗”“根治”等绝对化用语。

三、假冒品牌商品:法律与平台双重封禁

典型产品:假冒LV、耐克等品牌商品,或“原单”“尾货”等模糊话术产品。

风险点:

  1. 法律追责: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可能触犯《刑法》第214条(起罚点5万元)。
  2. 平台封禁:亚马逊联盟、京东联盟等明确禁止推广盗版资源,发现即封号且追缴历史收益。
  3. 支付风险:用户通过盗版软件付费后可能发起“欺诈交易”投诉,导致推广者资金被冻结。
  4. 案例:某淘宝客推广盗版PS软件,被Adobe公司起诉索赔50万元,账户余额被法院划扣。
  5. 避坑建议:
  • 要求商家提供品牌授权书(需盖公章),避免推广“高仿”“1:1复刻”等词汇,可用“同款设计”“平价替代”替代。
  • 广告标题中避免出现“高仿”“A货”等敏感词。


  • 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