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广告法的修订对移动广告联盟的合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,主要体现在内容审核机制强化、数据隐私与安全保障、反欺诈与流量质量管控、税收政策调整以及监管规则细化等多个方面。以下是对这些影响的详细分析:

一、内容审核机制强化
- 三级审核体系:移动广告联盟需建立“初审-复审-终审”机制,重点核查绝对化用语(如“最佳”“唯一”)、疾病治疗功能(非药品/医疗器械不得宣称)、敏感词汇(如“特供”“专供”)以及虚假宣传(如“百分百中奖”“保本收益”)等内容。
- AI审核系统应用:使用阿里云绿洲、网易易盾等AI内容审核系统,自动识别违规词汇、图片暴力元素及文本语义风险,提升审核效率与准确性。
- 资质审核与黑白名单:要求广告主提供医疗、金融、保健品等行业的资质证明(如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),并通过官方渠道验证真实性。同时,建立“黑白名单”,明确禁止投放行业(如烟草、虚拟货币)和限制投放行业(如游戏需版号)。
二、数据隐私与安全保障
- 用户授权与数据收集:用户必须主动授权数据收集和广告追踪权限,默认勾选、隐藏条款等“暗箱操作”均属违规。iOS端严格遵循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框架,获取IDFA前必须弹窗提示用户授权。
- 数据收集范围限制:仅收集广告投放必需数据(如设备ID、地理位置大致范围),禁止过度收集通讯录、通话记录等无关信息。
- 数据存储与共享:数据存储需设定必要期限,广告投放完成后不得长期保存用户行为数据。向广告主等第三方共享用户数据时,需再次获得用户明确授权,并确保数据用途清晰可追溯。
三、反欺诈与流量质量管控
- 全链路反欺诈系统:前端通过设备指纹、传感器数据、点击间隔、滑动轨迹等判断是否为真人操作;后端通过风险评分模型综合设备风险、行为风险、历史表现计算风险分,超过阈值则拒绝计费。
- 流量主分级管理:根据流量质量、合规记录将流量主分为A/B/C三级,A级享受更高分成比例和优先接量权,C级限制接量并要求整改。新接入流量主设置“观察期”,期间仅分配低风险广告,且每日结算金额上限较低。
- 广告与流量渠道匹配:建立广告与流量渠道的匹配规则,实时监控广告投放位置,发现违规投放(如将医疗广告投放到游戏APP)立即暂停合作并追责。
四、税收政策调整
- 投流费用认定:投流费用(包括电商平台推广、信息流广告等)被统一认定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,税前扣除上限为年度营业收入的15%,超出部分需计征25%企业所得税。特殊行业(化妆品、医药制造、饮料制造)扣除比例提高至30%,超出部分可结转以后年度扣除;烟草企业相关费用不得扣除。
- 合规发票要求:企业需取得合规广告业发票,否则相关支出不得税前扣除;历史超额部分可结转3年(特殊行业无年限限制)。
五、监管规则细化
- 差异化管辖原则:通过广播、电视、互联网等大众媒介发布的违法广告,由广告发布者所在地监管部门管辖;涉及商品包装物、交通工具等移动载体的违法案件,遵循违法行为发生地管辖原则,并明确“不得重复管辖”的禁止性条款。
- 新兴业态监管:针对网络直播广告、KOL营销等新形式,出台合规指引,帮助中小主体规避法律风险。
- 广告监测技术创新:国家网信办推出的“互联网广告智慧监管平台”已与主流广告系统实时对接,AI算法自动识别虚假广告、违规弹窗等行为,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