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广告主投入最多的广告形态集中在视频广告、信息流广告、AI驱动的互动广告及户外视频媒体,这些领域因技术赋能、用户需求升级和消费场景延伸成为核心预算分配方向。以下为具体分析:

一、视频广告:核心地位稳固,互动性驱动增长
- 短视频广告:短视频平台(如抖音、快手)凭借高用户粘性和互动性,成为广告主投放的重点渠道。2025年,短视频广告市场规模持续扩大,广告主在短视频内容创意、时长优化(6-15秒黄金时长)和多平台适配上投入更多资源,以实现规模化转化。
- 可玩广告:作为互动广告的典型代表,可玩广告允许用户在广告中直接体验游戏的核心玩法,有效降低下载门槛。数据显示,可玩广告的转化率普遍比静态或视频广告高出30%以上,成为游戏和应用推广的重要工具。
二、信息流广告:从“补充形式”升级为“主流标配”
- 内容共生:信息流广告通过算法推荐,将广告内容与用户浏览的上下文高度统一,提升用户体验和转化效率。例如,用户搜索“露营装备”后,信息流中可能推送相关品牌的防水实测广告,看起来像测评文章,实则为广告。
- 跨平台适配:信息流广告已从单一平台扩展至多平台,包括社交媒体、新闻客户端等。广告主通过跨平台投放,扩大品牌曝光和用户覆盖。
三、AI驱动的广告形态:技术赋能,精准营销
- AIGC内容爆发:AI生成内容(AIGC)在广告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,降低了投放素材制作成本,提升了视频素材产出。2025年上半年,竖版视频类素材占比突破50%,成为全网广告的核心形式。
- 动态创意优化:AI技术使创意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,算法可根据受众反应动态调整素材与投放策略,让展示广告从“感性曝光”走向“量化转化”。例如,OPPO Find X8系列发布会通过多平台联动打造沉浸式直播,相关网络讨论互动量超3200万次。
四、户外视频媒体:城市消费力驱动,投放活跃度提升
- 头部城市聚焦:广州、深圳、上海、北京等头部城市展现出较强的影响力和消费能力,成为广告主重点布局的宣传市场。各市场中,广州和深圳市场更受广告主青睐,投放占比逐年小幅提升。
- 媒体类型增长:楼宇液晶、电子屏、地铁电子屏媒体广告花费呈增长趋势。其中,楼宇液晶投放规模居各媒体首位,投放占比远超其他媒体类型。